mRNA疫苗通过将编码病原体抗原的mRNA递送至人体细胞,利用人体自身的翻译机制产生抗原蛋白,从而激活免疫系统。尽管mRNA疫苗在诱导强效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面表现出色,但其具体的免疫机制,特别是在注射部位的早期反应,仍需深入研究。本研究聚焦于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诱导的先天性免疫反应,特别是IFN-β的作用。本研究旨在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,探讨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的早期免疫反应,特别是脂质纳米颗粒(LNP)和mRNA成分如何协同作用,诱导I型干扰素(IFN)反应,并促进细胞免疫。 |
|||||
01
|
|||||
实验设计:本研究使用雌性BALB/c小鼠作为实验模型,通过肌肉注射给予LNP、LNP-mRNA或生理盐水作为对照。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(2小时、16小时和40小时)收集注射部位肌肉组织,进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。 单细胞RNA测序:使用10x Genomics平台进行单细胞RNA测序,构建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。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、主成分分析(PCA)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等方法,系统解析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诱导的免疫反应。功能验证:通过ELISA、IFN-γ 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,验证IFN-β在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。 |
|||||
02
|
|||||
2.1 注射部位免疫反应的主要轴: | |||||
通过主成分分析(PCA),我们对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诱导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系统性解析。结果显示,这些免疫反应主要分为两个轴:
|
|||||
Fig. 1 | Single-cell atlas ofmRNA vaccine injection-site responses. |
|||||
Fig. 2 | Major axes of the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s elicited by mRNA vaccine injection. |
|||||
2.2 mRNA在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中的富集: | |||||
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,我们详细剖析了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各细胞类型中的分布情况。结果显示,mRNA疫苗中的mRNA在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中高度富集。特别是在注射后16小时,成纤维细胞中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类型。 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,成纤维细胞在注射mRNA疫苗后表达IFN-β基因(Ifnb1),且这种表达特异性地由mRNA成分诱导。空LNP注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Ifnb1的表达,进一步证实了mRNA成分在诱导IFN-β表达中的特异性作用。 |
|||||
Fig. 3 | Enrichment of mRNA vaccine transcripts in injection-site fibroblasts. |
|||||
2.3 IFN-β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: | |||||
为了验证IFN-β在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,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功能验证实验。首先,我们通过ELISA检测了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的IFN-β水平,发现LNP-mRNA注射后IFN-β水平显著升高,而空LNP注射后则未观察到显著变化。 接下来,我们通过IFN-γ ELISpot实验评估了不同免疫策略下小鼠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。结果显示,在LNP+亚单位疫苗免疫策略中,共注射IFN-β显著增强了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。相反,在LNP+mRNA疫苗免疫策略中,由于内源性IFN-β的产生已经达到饱和水平,共注射IFN-β并未进一步增强细胞免疫应答。 为了进一步验证IFN-β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,我们还使用了IFN-β中和抗体进行阻断实验。结果显示,在LNP+mRNA疫苗免疫策略中,注射部位IFN-β信号的阻断显著降低了抗原特异性CD8+ T细胞应答。这些结果共同表明,注射部位的IFN-β在mR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 |
|||||
Fig. 4 | mRNA-specific induction of IFN-β in injection-site fibroblasts. |
|||||
2.4 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的动态变化: | |||||
除了上述发现外,我们还对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。通过轨迹分析,我们发现空LNP注射后,成纤维细胞群体发生了显著变化,出现了Fib_Cxcl5和Fib_Ccl19两种炎症性成纤维细胞亚群。这些亚群高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基因,能够招募免疫细胞到注射部位。 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,Fib_Cxcl5和Fib_Ccl19亚群的出现依赖于LNP成分,而mRNA成分则主要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IFN-β基因。这些发现进一步强调了LNP和mRNA作为mRNA疫苗两大组分在诱导注射部位免疫反应中的不同作用。 |
|||||
2.5 DC在mRNA疫苗诱导免疫反应中的作用: | |||||
2.5.1 DC的IFN-β响应: | |||||
在mRNA疫苗注射后,我们不仅观察到了成纤维细胞对mRNA的响应和IFN-β的产生,还注意到树突状细胞(DCs)在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。特别是在PC2轴上,DCs表现出了强烈的I型IFN反应。通过深入分析,我们发现mRNA-LNP注射后,注射部位和引流淋巴结(dLNs)中的DCs高度表达IFN刺激基因(ISGs),这些DCs被命名为mDC_ISGs。这些mDC_ISGs细胞在注射后约16小时达到高峰,且其比例在LNP-mRNA注射后显著高于空LNP注射后。 |
|||||
2.5.2mDC_ISGs的迁移与功能: | |||||
为了追踪mDC_ISGs的命运,我们还对dLNs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分析。结果显示,mDC_ISGs细胞群也存在于dLNs中,并且同样高表达IFN响应特征。这表明mDC_ISGs细胞不仅在注射部位产生,还能够迁移到dLNs,可能在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起源中发挥作用。 |
|||||
2.5.3 IFN-β对DCs功能的影响: | |||||
为了验证IFN-β在DCs功能中的作用,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功能验证实验。结果显示,在LNP+亚单位疫苗免疫策略中,共注射IFN-β显著增强了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。这表明IFN-β能够激活DCs,进而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扩增。此外,我们还发现,在LNP+mRNA疫苗免疫策略中,虽然内源性IFN-β的产生已经达到饱和水平,但阻断IFN-β信号仍然显著降低了抗原特异性CD8+ T细胞应答。这些结果共同表明,IFN-β在DCs介导的抗原呈递和T细胞激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 |
|||||
Fig. 5 | mRNA-specific induction of type I IFN responses in mDCs. |
|||||
Fig. 6 | Injection-site IFN-β guides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mRNA vaccine. |
|||||
03
|
|||||
本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诱导的免疫反应,并揭示了IFN-β在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作用。我们发现,mRNA疫苗中的mRNA成分特异性地在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中诱导IFN-β表达,进而激活DCs的I型IFN反应,最终促进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。 此外,本研究还强调了LNP和mRNA作为mRNA疫苗两大组分的不同免疫佐剂效应。LNP成分主要通过诱导基质细胞炎症反应发挥佐剂作用,而mRNA成分则通过诱导IFN-β表达促进细胞免疫应答。这一发现为优化mRNA疫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。 |
|||||
04
|
|||||
本研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,深入探讨了mRNA疫苗在注射部位的早期免疫反应,特别是IFN-β在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。我们的研究不仅增进了对mRNA疫苗免疫机制的理解,还为开发更高效、更安全的mRNA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。 |
|||||
参考文献:Kim, Seongryong, et al. "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mRNA vaccine promote cellular immunity through IFN-β at the injection site."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.1 (2024): 7226. |